春日的水流,总会最先感知季节的脉动,它们汇聚成溪,奔涌成河,最终在辽阔的天地间,写下属于水的诗行。 当河流开始拆解冰的韵脚,防汛人员站在数字屏前,从流量曲线里辨出十四行诗的呼吸;工程调度人员将流域图纸舒展开来,以全域思维为下步春灌进行“留白”;水文人员用测流仪丈量河流起伏的平仄,泥沙裹挟的絮语在浊度仪里沉淀;灌区管理人员正进行一场分行革命,水流顺着田垄淌过规整的畦田。 水利之事,不仅在于五谷丰
生命的源头在哪里?在母亲的乳头上。 写作《源头》的过程中,主人公云朵面对藏族女子卓玛央金,把自己的乳头从衣襟里扒拉出来喂给抱回云朵茶裳体验馆的弃婴云飞时,她情不自禁,脱口说出这句话时,给身为作者的我以极大的启发,我的脑海里当即涌现出三江源上一座一座又一座的名山,她们冰雪晶莹,她们雄伟壮观,她们是东昆仑山及其支脉的阿尼玛卿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 我酝酿写作《源头》这部长篇小说的时间,有十来
年前重游白洋淀,临别,当地文友寇四又执意引我去雄安新区转了转,一路上谈诗论史,颇多感慨。 寇四乃高阳西庄人氏,周边庄户人家都叫他寇四,想必是家中排行所致。他也乐于此称,平时总把那位明末抗金守高阳城而不敌自缢身死的乡党孙承宗挂在嘴上。我是在他赠送的诗集封面上,才见着他的大名——寇文桥。 文桥并不高大,却壮硕雄健,有高蠡一带的农人质朴之风,外表没多少文气,却有一颗柔肠百结的诗人的良善之心,这有他的
他是黄河人,从事外业工作多年,足迹遍布大河上下;他是全国知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数十次参加全国书法展览,3次获得中国书法最高奖,其中获全国书法展篆刻展“全国奖”2次、书法“兰亭奖”1次,在书法界可谓凤毛麟角;他的书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等文博单位和重要场所收藏;他出版书法专著多部,其中《积庆续华章》获河南省委、省政府颁发的河南省第七届优秀文艺成果奖;他受邀参加中国文联举办的“百花迎春
有幸读到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力量文丛”(国内首套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的“两新”文艺评论丛书)中的《诗林拾望》一书,扑面而来的是文艺评论的新浪潮、新风采。四川作家陈宇埋头于“诗与思”的妙趣之中,用艺术的真诚为读者呈现了这本新诗评论集。它不仅提供了全面了解诗歌艺术的窗口,还召唤着读者如海德格尔所言:“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文本入手 率性而专业的诗评路径 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言说方式,如
春夜澡雪 夜读河图 当北斗舀起窖藏的星光 手中的半卷新书 正将星群锻打成青铜马鞍 有人用蝴蝶的飞翔丈量河图洛书 各种羽化的部首穿过岁月飞来 在汝窑的开片声中 与星图对弈的 是《治河通议》里长大的河工 黄河从《河防一览》的长堤回收 惊现正育养的绿水青山 雪落琴音 香雾缠绕着幽远的琴音 花影翻译着春秋时的雪 哪吒举着整座龙山文化向露水迁徙 风火轮漏下的辰砂 正渗入唐代壁
华山周围 有问道者,向秦岭纵深走去 遇见一位正在坐禅的老人,语曰 天空是一团亘古而来的气息,反复淘礼 在华胥国周围。回过头来,骨架已散 伏羲与女娲,经历了一场大洪水 蓝田人之后的大荔人,是否繁衍的近亲 一万多年前的气候,渐离冰期 整个北方被沙尘暴包围,从10月到第二年5月 暗无天日,没有阳光照临 森林草原之上,落叶席卷沙砾狂奔 地窖一样的住所,十分隐蔽闭塞 黄沙漫天,颗粒如
遇见后沟古村 逃离城市高楼挤压,乍走进这片 古村落——后沟古村 我只有惊奇:惊奇它,深藏不露 成为黄土高原深处的“世外桃源” 惊奇它,沟、坡、垣、滩交错 成为低山丘陵景观 惊奇它,守住古柏、古戏台、古村落 成为农耕文化的遗产 惊奇它,保护了千年古刹 成为北方文化的活化石 惊奇缘于封闭。封闭了千年秘境 时间,仿佛忘记了这片 “世外桃源”,只有老榆树 像位忠诚的仆人,守护着
风陵古渡 天更高一些 黄河晒着暖阳,迟疑着 向前奔涌 锈蚀的兵器,折断的桨 已不知所终。风后的名字 却仍被人们口口相传 慈禧与光绪的穷途未了 抗日的风发意气,又在这里燃烧 这里适合决战,适合抉择 适合长出新的纪元 如今,风陵古渡空空如也 只有牌楼、纪念碑与白云 还挺立在风中 对岸的潼关古城 安然自若,固若金汤 登鹳雀楼 飞檐翘角与台阶 切割着这里的天空与午后
吾尝闻,凡论及南北之事,皆非细枝末节。鲲生于北冥,化而为鹏,图南而无所待,此乃道化之深意。魏晋之时,经学昌盛,南取其简,北穷其叶,相辅相成,此为道分之征象。故而南北之事,常存大道之寓,吾观今之治水大业,亦复如是。 广袤华夏,向来以地广物博闻名于世,却因资源分布不均而内怀忧虑,于水事而言,尤显突出。江南之地,江河交错,土地丰饶,然多为水患所扰;北国之域,河湖干涸,苗稼焦枯,常受旱情所困。涝旱之患,
皖西名郡,衡山旧邦。地接吴楚,襟带江淮。皋陶司刑,传英六之封邑;汉武赐名,寓六地之平安。珍珠削豆,地生淮王之美;黑石晾甲,天佑苏妃之穷。巴蜀文明,犹记仲翁之化;荆吴威壮,遥想公瑾之风。伯时立意,假丹青而喻教;居仁推理,付辞藻而遗忠。古时贤杰,名披寰宇;近世英烈,震撼区中。头颅千斛,尽是铁马真色;雷霆三师,长为苍龙驱风。名士枌榆,传维新之清教;将军故里,鉴强军之丹衷。蒙蒙原隰,关国势而吐翠;浩浩江湖
【序】 宗为阳翟布衣,好为辞章,乐观山水。尝与师登毛公之山,观三峡之胜,叹慨未已。甲辰初秋乘船溯江而上,观平湖浩渺,览峡江盛景,壮哉,美哉。古人谓登高必赋。而三峡自古以屈宋辞赋风闻四海,以李杜诗篇万古流传,岂不盛哉?宗虽末学,才浅辞拙。不意恭逢盛会,文杰俊彦,贤聚坝首,敢献拙赋,致敬三峡工程建设者,歌赞时康。其辞曰: 莽青藏之雪岭兮,溯通天之溶溶。 穿彼横断与岷峨兮,大江百折而东。 惟夏禹
从上海出发,抵达德州东已是向晚。 一路我都沉思在这次黄河文化主题之旅线路图上,这条中国第二长河,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自西向东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最后达鲁,汇入渤海。我在上游看到过它的清澈,我在中游感叹过它的磅礴。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此次,我们将要见识的是下游,是它肆意摆荡后黄河人的治黄成就。 接站者早早等在出站口,行李被接过,只听得一声连一声
一 腊八节前夕,朋友相聚,重庆华岩寺博物馆的小黄带了些拓片送大家。这些拓片是他在渝东南做佛教文物普查时拓的。在座各位都领到了一张,最后一张是在一个老院子的柱础石上拓的“鱼化龙”,归了我。我真是大喜过望。鱼化龙是中国传统寓意纹样——得鱼化龙,青云直上。 2024年是龙年,我生命中重要的一个本命年,六十花甲;而鱼,又是我几十年来一直唯一喜欢的动物,从七八岁开始至今,一直都当宠物在喂养。 这张拓片
带女儿去江西省万安县的深山里观瀑、听泉。山中有村,村以泉命名,叫流源村。 为我们领路的是流源村支书熊名斌。“流源悬高瀑,竹林叠仙山。”还未见泉,他便念出一句流源村人无比熟稔的“广告语”。 熊名斌手持一把砍柴刀走在前方。进山人常带刀,并非只为防身用,这一路上,他要砍下拦住去路的荆棘,搬走横斜倒伏的残枝,砍断霸占道路的茅苇,保证道路畅通无阻。 我们跟在他的后面吭哧吭哧地向山上攀登。不多时,淙淙的
来到咸宁,你就会被这里无边的绿色紧紧地拥抱着,让人感到窒息般的热烈。咸宁整个城市就像一幅硕大的地毯从中心城区向四周铺开。从空中鸟瞰咸宁,它更像一个超大版的高尔夫球场,山水相接,城乡一体,绿色的花草树木织成的锦缎,如无缝天衣,树木连着花草,花草连着树木,绿色挤满山坡,树木占据山顶。山山岭岭,郁郁葱葱,田畴万顷,阡陌交通,诗意和远方就在眼前。小径闻着稻香逶迤前行,马路在绿色中穿行,时隐时现。天空如洗过
一 大概是自幼喝惯了渭河水,听惯了渭河涛声,看惯了渭河水涨水落,因为对它太熟悉了,反而有一种陌生感。 多少年来,我一直读它,但一直未能读通、读懂。直至20世纪80年代,我受相关部门之邀,撰写一部渭河纪录片的解说词,才接触到有关它的大量材料,并有幸自下而上追寻它的足迹,追溯它的历史,捕捉它的形象,记录它的波浪、漩涡、坎坷、曲折、痛苦和欢乐。 站在它面前,我仿佛成了一个懵懂无知的稚童。 我无知
我最初对运河的认识,来自14岁那年。当时喜爱文学的我,读到了臧克家的著名诗作《运河》,那些震撼心灵的诗句至今记忆犹新:“我立脚在这古城的一列残堞上,打量着绀黄的你这一段腰身,夕阳这时候来得正好,用一万只柔手揽住了波心。……运河,你这个一身风霜的老人,盛衰在你眼底像一阵风,……”多么沧桑壮美的画面啊!我就是从那时才知道,中国的大江大河,除了长江和黄河,还有一条河叫运河。 但当时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自
春日踏青,我留宿于秦岭一家小酒店,其园林式建筑别有一番风味。清晨推窗时,院里的杏树已洇开一团胭脂雾,枝头缀满珍珠般的花苞,晨风过处,飘来阵阵清香。这样的时节,总让人想起幼时挂在檐下的冰棱儿帘,薄如蝉翼的水晶帘幕后,藏着万千待放的春天。 我穿过垂花门,忽被一阵清甜的香气撞了个满怀。原来,西厢房前的梨树开得正好,白花叠雪压弯枝丫,似天边飘落的云絮栖在枝头。那些花瓣像是月光凝成的素帛,风起时纷纷扬扬,
傍晚时分,冷风一个劲儿地敲打着窗户,我的心里乱糟糟的,不知怎的又想去看黄河了。想去就立马行动。我邀上朋友驱车前往位于洛阳市新安县的鹰嘴山风景区。 朋友说,山上风大,不妨到山下去看看黄河。 在山下看黄河别有一番风味。黄河在晚霞的映衬下闪着耀眼的金光,一阵风吹过,河面波光粼粼,犹如无数条小鱼在游动。 绵延不断的山峰还有些光秃秃的,一个个像刚刚被女娲用泥浆泼过似的,红中带白,灰中透青,黄中嵌绿。
薛安走出家门时,天色已亮。他郁闷地掩上门。连早饭也未吃上。以往每次他回家,次日上班时,妻子早已做好早餐,有时西红柿鸡蛋面条,有时蛋炒饭,偶尔水煮蛋外加包子和牛奶。每一次的早餐都让他吃得舒心。用妻子的话说,自己在家做的早餐吃得放心,更安心,当然最重要的是健康。昨晚,因一些琐事,薛安和妻子拌嘴,最后争着争着,妻子竟然动怒,晚饭没吃就躲房间睡觉了,直到次日薛安起床时,妻子还背对着他。 薛安未吃早餐驾车
明朝后期,积淀已久的各类问题集中爆发,土地兼并、贫富悬殊、腐败盛行、宦官专权、东林党争、自然灾害频发,以及各地大规模爆发的农民起义,上述种种问题最终压垮了曾煊赫一时的明朝。与此同时,东北地区的建州女真爱新觉罗氏在努尔哈赤、皇太极的带领下不断开基立业,经过长期角力,最终取代了明朝,建立了新的大一统多民族政权。一般来说,学界将明清鼎革之后存世达268年之久的清朝分成前期、中期、晚期3个阶段,清朝前期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