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冬清冷,在济南五龙潭公园西北隅,濂泉静卧于此,廊连“濂轩”,石铺廊前,有泉漫溢,现“清泉石上流”的景观。 《说文解字》中说:“泉,水源也。”泉因其洁净,常被视作清雅高洁、坚守自持的象征。 而“濂”字合“水以清为贵,人以廉为尊”之意。 从“濂”字之意不免让人联想到明代廉吏薛瑄所著《从政录》中廉洁的三重境界:见理明而不妄取,尚名节而不苟取,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 水作为生态系统的基础,以其顺应
中华治水历史,不仅是一部水利文明发展史,也是一部反腐倡廉史。水作为文明之源,天然的廉洁属性和治水实践中的廉洁要求,在治水先贤的嘉言懿行和治水治吏、治权治贪的工作体制机制中生动展现,其中的许多宝贵思想不断衍化,与新时代水利精神一脉相承,对新时期水利廉洁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深入挖掘水利廉洁基因,汲取中华优秀治水文化中的经验智慧。中华优秀治水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历经儒、法、道、墨等
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3000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在《人说山西好风光》这首脍炙人口的山西民歌中,汾河以其独特的魅力被深情地歌唱,“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啦流过我的小村旁”,唤起了山西人对这条母亲河的无限眷恋。 汾河,这条在三晋大地蜿蜒流淌的河流,发源于山西宁武县东寨镇管涔山脉,流经山西忻州、太原、晋中、吕梁、临汾、运城6市的29个县
廉者,政之本也。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不受 廉,不污 洁。 ——东汉王逸《楚辞・章句》 廉洁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念,还是一种价值尺度,能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价值抉择。以廉洁为核心要素形成的廉洁文化,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映,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廉洁文化浸润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镌刻在中华儿女的基因里。自古以来,廉洁从政、廉洁为民都是中国官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握其深刻内涵和精髓要义,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勇于推进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方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
廉洁文化建设是廉政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中国传统廉洁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与生动表征。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应充分把握“第二个结合”的基本要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思想,并结合廉政建设实践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以公正廉明夯实价值基础 “廉”是中国古代对官员个体品质的基本要求,也是政治实践和治国理政的重要价值追求,蕴含着求公去私、克己为民的自律基因。在中华传统廉洁文化
“爱国、爱民、爱生活,敢说、敢为、敢担当”的大文豪苏东坡,从政40余年,“历典八州(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登州、颍州、扬州、定州),身行万里”,担任过30个官职,遭贬17次。虽说官场失意,几起几落,屡遭打压,甚至身陷囹圄,但他始终穷达如一,守清廉之心,从惠民之政,全心全意为百姓做实事、谋福祉。苏东坡不仅是文坛巨擘,还是治水能臣。苏东坡执政为民的人格魅力和科学治水的功绩,与他的诗文一样,在历史长河
作为我国七大江河之一的海河,其流域亦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海河开发治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涌现出了诸如大禹、西门豹、曹操、刘靖、姜师度、何承矩、郭守敬、徐光启、于成龙、李仪祉、杨贵等杰出治水人物。其中,西门豹和杨贵是开发利用漳河(海河水系漳卫南运河主源)水资源的典型代表,他们虽然生活在时间相隔2400多年的不同时期,社会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他们身上那种治水为民、清廉做官的精神却一脉相承
浙江省绍兴市鉴湖,宽阔浩渺,碧波荡漾,相传因黄帝铸镜于此而得名。鉴湖是东汉年间江南最大的水利工程,主持修建这项工程的马臻,人称“鉴湖之父”。 马臻是陕西兴平人,自幼勤奋好学,喜游名山大川。他被雄伟的都江堰工程深深震撼,不禁产生追寻李冰父子、践行治水大业的理想:“壮哉,大丈夫为官当如此!” 东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马臻带着济世利民的愿望出任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太守。到任后,他经过详细查勘
姜师度(约650—723 ),唐魏州魏县(今河北魏县)人,曾任丹陵县尉、龙岗县令、易州刺史、河北道监察兼支度营田使、银青光禄大夫、大理卿、司农卿、陕州刺史、太子詹事、河中尹匠等官职,《新唐书》《旧唐书》皆有《姜师度传》。《旧唐书》记载:“师度勤于为政,又有巧思,颇知沟洫之利。”他是一位很具开拓精神、在农田水利方面颇有建树的专家型官员,在古代水利史上享有盛名。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是古代中国繁荣
郭守敬(1231—1316),字若思,邢州(今河北邢台)人,是中国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专家。官至都水监、太史令、昭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事,世称“郭太史”。 郭守敬在水利方面的成就巨大,一生治理河渠沟堰几百条,在治水过程中,他广泛运用数学计算、地理地形模拟、现场勘查等多种科学手段,统筹兼顾灌溉、防洪与漕运的需要,不仅有力保障了水利工程的成功兴办,还在水利理论和实践上有许多
吴祖泰(1933—1960), 河南原阳人,原名吴太运,曾用名吴祖太。1941年5月,在原阳县上私塾,开始接受文化教育。1950 年 7 月中学毕业后,吴祖泰考入河南省立郑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今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水利科,1952年,水利科并入黄河水利学校(今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1953 年 7 月,吴祖泰毕业后被分配到安阳专署水利局工作(1958 年安阳专署被撤销,安阳、新乡两专署合并为新
王蔚(1925—1991),甘肃省靖远县人,1951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自愿报名到新疆工作。195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 年调到和田地区工作,曾担任和田地区水利局局长、行署副专员、水利总工程师,1991年4月27日,因病在和田逝世。 王蔚同志扎根和田 33 年间,先后主持设计了 24 座永久性渠首,58 座半水库,75 座电站,3200 多千米防渗渠,使和田地区绝大多数农田成为稳产高产田
在河南原阳(1950年由原武、阳武二县合并取首字而得名)一带,提起栗毓美的名字,知道的人并不多,但要说起“栗大王”,稍上年纪的人都能讲出些故事来。 2008年7月,黄河原阳段堤防加固施工时,在原阳县靳堂乡奶奶庙村附近发现砖坝一道。据黄河博物馆专家王建平、张怀记考证,此坝乃栗毓美在原阳治河时抛砖所筑。 让我们追寻着历史的脚步,揭开尘封的往事,探寻180多年前这位治河能臣修身、齐家和治河的人生历程
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成立,下辖陕西延安、甘肃宁县、宁夏盐池等23个县以及神府地区,面积12.96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00万人。1950年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撤销。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到达陕北后在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有着特殊且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从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开展水利建设实践的历史视角出发,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治河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关乎家国民生的重大事业,而治河能臣廉吏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的优良家风不仅是家族传承的精神财富,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 治河能臣廉吏优良家 风的内涵与历史价值 张鹏翮,字运青,号宽宇,清代名臣、治河专家。历任江南学政、河道总督、吏部尚书兼文华殿大学士等职,几乎担任过清王朝从建立到走向鼎盛时期内政、外交的各种重要职务。康熙帝称其“
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被誉为“理学名城”。汝城县地处湘、粤、赣3省交界处,置县始于东晋穆帝升平二年(358年),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先后称汝城、卢阳、义昌、郴义、桂阳、汝桂县等,1961年复称汝城县。北宋皇祐二年(1050年),一位风华正茂、气宇轩昂、眼光深邃的壮年人,来到汝城(时称桂阳)担任县令,他就是周敦颐。周敦颐在励精图治的同时,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开阐理蕴,著书立说,创《太极图》,著《太极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魏徵传》 湖北南漳县得名于境内的漳河。 漳河有玉石。 春秋时期,楚国南漳县石匠的儿子卞和获得了一块玉石。纯朴的卞和认为,玉石属于国家,应该上交朝廷。 卞和献玉,遭到了家人、乡邻的强烈反对,不是他们要把玉石据为己有,而是担心惹麻烦。因为,人心险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谁知道贪官污吏会整出什么事来? 青年
说“廉” “廉”本义为狭窄,《说文解字·广部》言,“廉,仄也。从广,兼声”。清代“说文四大家”中的段玉裁与朱骏声分别对此加以注、疏,前者在《说文解字注》中解释:“此与广为对文,谓逼仄也。”即指地方狭窄。后者在《说文通训定声》中进一步示例说明:“堂之侧边曰廉,故从广。”“廉”最常用的意义是廉洁,《玉篇·广部》将其解释为“清”,《墨子·修身》中写道“贫者见廉,富者见义”,阐明君子的处世之道应该在贫穷
廉的字义解析 廉,暂缺甲骨文和金文字形,最早的是小篆字形,形声字,广表义,义符,兼表声也表义,声符。字义解析如下。 兼。甲骨文中没有兼字,金文中才有,会意字。“兼”字,像一只手握着两棵禾,也像一个根茎上长着两个芽,而芽上又有不止一个叶片,表示并得,即同时拥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兼,并也。从又持秝。兼,持二禾。秉,持一禾。”意思是说,兼乃手持二禾,秉是手持一禾。“兼”字,描绘了一只手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