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档案汇编》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 8月19日,《抗日战争档案汇编》(以下简称《汇编》)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央档案馆副馆长、副局长李洁鸿出席发布会并致辞。 此次新书发布会发布的图书,聚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建设以及对敌斗争的史实,集中呈现抗日根据地的红色记忆,彰显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发布的图书包括《山东抗日根据地档案汇编》《胶东抗日根据地档案汇编》《太行抗日
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石家庄作为华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军事重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为全国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进而以武力侵占我国的东北,并把侵略矛头指向华北。1935年5月,日本帝国主义开始策划华北五省“自治运动”,
编者按:河北省档案馆(省方志办)馆藏清代档案六千余卷,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司法、农业、水利、天文、地理等多个方面,极具河北地方特色。这些档案不仅详细具体地反映了清代该地区农村基层单位和农户的经济状况,从不同侧面描绘了清代县级政权,特别是清代县域经济的历史概貌,而且也对研究清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历史提供了史料参考。为了让这些珍贵的档案走进大众,满足研究人员和公众需求,更好地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制造“卢沟桥事变”,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难当头,为了民族大义,中国共产党摒弃前嫌,积极倡导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大江南北的工农武装接受改编,八路军主力相继奔赴抗战前线。其中聂荣臻所部深人普北察南冀西各地,开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根据地孤悬敌后,是持久抗战的前线堡垒。 1938年至1943年,日军调集大量兵力对华北各抗日根据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于敌后创立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是实行民主政治的模范根据地。晋察冀边区(以下简称边区)政府通过宣传解释妇女工作的意义、建立妇女组织、发展妇女教育、鼓励妇女参加生产等措施一步步将妇女动员起来,唤醒妇女的主体意识,使她们摆脱旧制度的枷锁,参与社会生产。全面抗战爆发后,大批妇女在中国共产党的动员和领导下加入抗日救国、保家卫国的革命斗争中,在后勤、组织、教育、动员等
编者按:为全景展示我省乡村振兴的新时代图景,让更多人了解河北省传统村落的历史和现状,河北省档案馆(省方志办)与河北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带着方志寻古村》系列微视频,以馆藏档案、方志为线索,在全省270多家古村古镇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古村古镇,深挖传统村落蕴含的农耕文化、商业文明和淳朴民风等历史文化资源,促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推动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成文化发展优势,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
刘泽如(1897-1986),原名刘澄清,字濬哲,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与革命教育实践的重要参与者。其近九十年的人生历程可划分为:束鹿启蒙(1897-1922)、北大求索(1922-1932)、齐鲁抗战(1932-1939)、延安办学(1939-1949)和新中国高教建设(1949-1986)五个关键阶段。在他的革命和教育生涯中,刘泽如始终将教育实践与革命事业、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相结合,在心理学与
档号是以字符形式赋予档案的一组唯一代码,用于反映、固定和识别档案排列顺序,是档案的重要标识。它不仅体现了档案的分类体系,更直接影响档案的整理、检索、保管与利用。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单元,具有机构规模普遍较小、档案总量相对有限、档案管理人员多为兼职且岗位流动性较高等特点。这些现实情况导致复杂繁琐的档号编制规则在基层实际操作中面临诸多困难,亟需探索更加符合基层实际、简便实用且易于推广的档号编制模式。
为深入总结档案利用规律,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河北省档案馆(省方志办)对2024年档案利用的基本情况及相关数据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全面分析。本次分析围绕利用人次、利用档案数量、利用目的、档案类别、服务对象构成、查档渠道分布等多个维度展开,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年度档案利用的总体态势和变化趋势。 一、档案利用数据综合分析 (一)2024年档案利用概况 2024年,河北省档案馆(省方志办)共接待利用者4
《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档发【2006]2号,以下简称现行《验收办法》)由国家档案局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实施,该办法实施以来,我国重大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工作不断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各级档案部门在服务国家建设项自的建设、运行和管理中贡献了档案力量。然而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的修订、建设项目档案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档案部门机构改革,档案工作出现了新变
档案作为事件处置过程的核心记录,不仅是还原事实、追责溯源的法定凭证,更是优化应急策略、传承治理经验的知识宝库。2021年施行的《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档案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建立覆盖全面、管理规范、利用高效的档案工作机制”,将档案管理纳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然而,当前档案工作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仍存在显著短板:档案资源的碎片化收集难以支撑跨领域协同治理需求,传统管理模式与动态化应急场景存在适配偏差,档案开
“侨批”,又称“番批”“银信”,是海外华侨华人通过海外民间机构汇寄给国内的家书与汇款的合称,是一种信、汇合一的特殊邮传载体。侨批主要分布于粵、闽两省,广东的潮汕、江门五邑、梅州以及福建的厦门、漳州、泉州和福州等地的侨批数量众多。侨批大规模盛行于19世纪中期,前后经历约150年,直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侨批作为中国国际移民的集体记忆文献,是近代华侨史、家族史、经济史、社会史、金融史
数字叙事是使用数字工具和多媒体形式创造、表达、解释和分享故事、文学艺术作品、个人经验等的实践或方法,它以历史文化资源、人文故事素材等为对象,以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为实现路径,以内容创作与重构等为目标[1。红色档案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革命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所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重要历史资料[2],其中蕴含有丰富的革命故事和红色记忆,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传播价值,而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首次公开把“科学家精神”的时代内涵凝练为“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并提出大力宣传科学家先进榜样,在全社会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院士档案作为院士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的,能够反映其主要经历的档案资源,对于在全社会宣传科学家先进榜样、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5年,江苏省“致敬科学家——为院士建档”三年行动迎来收官之年。根据行动工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是全球性议题,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较国际起步稍晚,2011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3,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法律保障。 2019年,广州市政府第十五届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提高数字化政务服务效能”的发展要求。2022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数字政府以构建数字化、智能化政府为目标,“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以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在数字政府建设的过程中,档案具有重要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指出:“纪检监察机关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深化探索‘三不腐’贯通融合的有效载体。”[在一体推进“三不腐”背景下,廉政档案作为医院纪检部门履行监督执纪职责的基础性工作,在纠治医疗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公立医院基层党组织延伸的基本要求,也是推进医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一、医院廉政档案建设现状与困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
刘小敏老师是我的档案修复师父。与她初次相识,是在2016年10月举办的档案修复培训班上。据悉,上一次举办如此系统的修复培训班还要追溯到1996年,因此,我对这次学习机会倍加珍惜。此前,我早已听闻刘老师在修复界享有盛誉,从各位修复前辈的言谈中,也常 常能感受到他们对刘老师的由衷敬仰。 师父自1975年8月入行以来,长期在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技术科、以及中央档案馆从事档案保护工作,至今已整整五十载